白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白茯苓的食用方法与禁忌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白茯苓别名:茯苓 、伏苓、伏菟、松腴、茯菟、茯灵、茯蕶、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白茯苓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心悸不安、失眠健忘、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遗精白浊。下面分享白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白茯苓的食用方法与禁忌。

白茯苓图片

一、白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1、白茯苓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日华子本草》

2、白茯苓治下虚消渴,上盛下虚,心火炎烁,肾水枯涸,不能交济而成渴证:白茯苓一斤,黄连一斤。为末,熬天花粉作糊,丸梧桐子大。每温汤下五十丸。(《德生堂经验方》)

3、白茯苓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白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伤寒论》五苓散)

4、白茯苓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白茯苓三两(一法四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白茯苓汤)

5、白茯苓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6、白茯苓,伐肾邪,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涩能利之,与车前子相似,虽利小便而不走气。酒浸与光明朱砂同用,能秘真。《汤液本草》

7、白茯苓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伤:白茯苓粉同曲米酿酒饮。(《纲目》白茯苓酒)

8、白茯苓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别录》

9、白茯苓,《本草》又言利小便,伐肾邪,至东垣、王海藏乃言小便多者能上,涩者能通,同朱砂能秘真元。而朱丹溪又言阴虚者不宜用,义似相反,何哉?白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素问》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观此,则知淡渗之药,俱皆上行而后下降,非直下行也。小便多,其源亦异。《素问》云,肺气盛则便数而欠,虚则欠咳小便遗数,心虚则少气遗溺,下焦虚则遗溺,胞遗热于膀胱则遗溺,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厥阴病则遗溺闭癃。所谓肺气盛者,实热也,其人必气壮脉强,宜用白茯苓甘淡以渗其热,故曰,小便多者能止也。若夫肺虚、心虚、胞热、厥阴病者,皆虚热也,其人必上热下寒,脉虚而弱,法当用升阳之药,以升水降火。膀胱不约,下焦虚者,乃火投于水,水泉不藏,脱阳之症,其人必肢冷脉迟,法当用温热之药,峻补其下,交济坎离,二证皆非白茯苓辈淡渗之药所可治,故曰阴虚者不宜用也。陶弘景始言白茯苓赤泻、白补,李杲复分赤入丙丁,白入壬癸,此其发前人之秘者;时珍则谓白茯苓、茯神,只当云赤入血分,白入气分,各从其类,如牡丹、芍药之义,不当以丙丁、壬癸分也,若以丙丁,王癸分,则白茯神不能治心病,赤白茯苓不能人膀胱矣。张元素不分赤白之说,于理欠通。《纲目》

10、白茯苓治痰饮;白茯苓善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可治痰饮之目眩心悸,配以桂枝、白术、甘草同用,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若饮停于味而呕吐者,多和半夏、生姜合用,如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

11、白茯苓,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祛惊痫,厚肠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但补少利多,故多服最能损目,久弱极不相宜。若以人乳拌晒,乳粉既多,补阴亦妙。《本草正》

12、白茯苓治水肿:白水(净)二钱,白茯苓三钱,郁李仁(杵)一钱五分。加生姜汁煎。(《不知医必要》白茯苓汤)

13、白茯苓,白色者补,赤色者利。(陶弘景)

14、白茯苓治湿泻:白术一两,白茯苓(去皮)七钱半。上细切,水煎一两,食前服。(《原病式》获苓汤)

15、白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用药心法》

16、夫气以润而行,水以气而运,水停即气阻,气阻则水淤。白茯苓者,纯以气为用,故其治咸以水为事,观于仲景书,其显然可识者,如随气之阻而宣水(白茯苓甘草汤);随水之淤而化气(五苓散);气以水而逆,则冠以导水而下气随之(白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白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水以气而涌,则首以下气而导水为佐(桂枝五味甘草及诸加减汤);水与气并壅于上,则从旁泄而虑伤无过(白茯苓杏仁甘草汤、白茯苓戎盐汤、白茯苓泽泻汤);气与水偕溢于外,则从内挽而防脱其阳(防己白茯苓汤);气外耗则水内迫,故为君于启阳之剂(白茯苓四逆汤);气下阻则水中停,故见功于妊娠之疴(桂枝白茯苓丸、葵子白茯苓散)。凡此皆起阴以从阳,布阳以化阴,使清者条鬯,浊者自然退听,或从下行,或从外达,是用白茯苓之旨,在补不在泄,白茯苓之用,在泄不在补矣。《本经疏证》

17、白茯苓治丈夫元阳虚惫,精气不固,余沥常流,小便白浊,梦寐频泄,及妇人血海久冷,白带、白漏、白淫,下部常湿,小便如米泔,或无子息(不育):黄蜡四两,白白茯苓四两(去皮、作块,用猪苓一分,同于瓷器内煮二十余沸,出,日干,不用猪苓)。上以白茯苓为末,熔黄蜡为丸,如弹子大。空心细嚼,满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为度。(《局方》威喜丸)

18、白茯苓用于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19、白茯苓治心汗,别处无汗,独心孔一片有汗,思虑多则汗亦多,病在用心,宜养心血:以艾汤调白茯苓末服之。(《证治要诀》)

20、白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药也,若阴虚者,恐未为宜。《本草衍义补遗》

21、白茯苓用于脾虚泄泻,白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白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22、白茯苓治心悸,失眠;白茯苓益心脾而宁心安神。常用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多于黄芪、当归、远志同用,如归脾汤(《济生方》);若心气虚,不能藏神,惊恐而不安卧者,常与人参、龙齿、远志同用,如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23、白茯苓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24、白茯苓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三两,黄耆三两,桂枝三两,白茯苓六两,甘草二两。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防己白茯苓汤)

25、白茯苓治心虚梦泄,或白浊:白茯苓末二钱。米汤调下,日二服。(《仁斋直指方》)

26、白茯苓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白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金匮要略》白茯苓泽泻汤)

27、白茯苓抗癌: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

28、白茯苓治脾虚泄泻;白茯苓能健脾渗湿而止泻,尤宜于脾虚湿盛泄泻,可与山药、白术、薏苡仁同用,如参苓白术散(《和剂局》)

29、白茯苓治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稀米饮调服之。(《儒门事亲》)

30、白茯苓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主治秘诀》

31、白茯苓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本经》

32、白茯苓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医学启源》

33、白茯苓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雍。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药性论》

34、白茯苓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王好古)

35、白茯苓治皯:白蜜和白茯苓涂上,满七日。(《补缺肘后方》)

36、白茯苓治飧泄洞利不止:白白茯苓-两,南木香半两(纸裹炮)。上二味,为细末,煎紫苏木瓜汤调下二钱匕。(《百一选方》)

37、白茯苓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药征》

38、白茯苓味甘,善入脾经,能健脾补中,常配以人参、白术、甘草,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如四君子汤(《和剂局方》)

39、白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闹也。《本草衍义》

40、白茯苓,味独甘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甘淡属土,用补脾阴,土旺生金,兼益肺气。主治脾胃不和,泄泻腹胀,胸胁逆气,忧思烦满,胎气少安,魂魄惊跳,膈问痰气。盖甘补则脾脏受益,中气既和,则津液白生,口焦舌干烦渴亦解。又治下部湿热,淋疬水肿,便溺黄赤,腰脐不利,停蓄邪水。盖淡渗则膀胱得养,肾气既旺,则腰脐间血自利,津道流行,益肺于上源,补脾于中部,令脾肺之气从上顺下,通调水道,以输膀胱,故小便多而能止,涩而能利。《药品化义》

41、白茯苓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白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

41、白茯苓渗水缓脾。《伤寒明理论》

43、白茯苓入四君,则佐参术以渗脾家之湿,入六味,则使泽泻以行肾邪之余,最为利水除湿要药。书曰健脾,即水去而脾自健之谓也。且水既去,则小便自开,安有癃闭之虑乎,水去则内湿已消,安有小便多见之谓乎。故水去则胸膈自宽而结痛烦满不作,水去则津液自生而口苦舌干悉去。《本草求真》

44、白茯苓治水肿;白茯苓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等同用,如五苓散(《伤寒论》)

45、白茯苓,其味甘平,性则无毒,入手足少阴,手太阳,足太阴、阳明经,阳中之阴也。胸胁逆气,邪在手少阴也;忧恚惊邪,皆心气不足也;恐悸者,肾志不足也;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亦手少阴受邪也。甘能补中,淡而利窍,补中则心脾实,利窍则邪热解,心脾实则忧恚惊邪自止,邪热解则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自除,中焦受湿热,则口发渴,湿在脾,脾气弱则好睡,大腹者,脾土虚不能利水,故腹胀大也。淋沥者,脾受湿邪,则水道不利也。膈中痰水水肿,皆缘脾虚所致,中焦者,脾土之所治也,中焦不治,故见斯病,利水实脾,则其证自退矣。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者,何莫非利水除湿,解热散结之功也。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补心益脾,白优于赤,通利小肠,专除湿热,赤亦胜白。《本草经疏》

46、白茯苓治脾肾阳虚水肿,可与附子、生姜同用,如真武汤(《伤寒论》);用于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与滑石、阿胶、泽泻合用,如猪苓汤(《伤寒论》)

茯苓图片

二、白茯苓的食用方法

1白茯苓汤

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五灵脂1两、白芷(微炒)1两、黄明胶(两片)1两(炙令燥)。

制法:上为粗末。

主治:虚劳咳嗽。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8分,去滓,入蜜少许,更煎2沸,放温,细呷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2白茯苓汤

处方:白茯苓(去黑皮)3分、桂(去粗皮)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白芍药3分、补骨脂(炒)1两、黄耆(锉)1两、蜀椒(去目及闭口,炒)40粒、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半。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主治:肺痿。小便数,甚者吐涎沫,欲咳不能。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临卧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3白茯苓汤

处方:白茯苓1钱、人参3钱、远志3钱(去心)、龙骨2钱、防风2钱、甘草3钱、犀角末5钱、生地黄4钱、大枣7个、麦门冬(去心)4钱。

主治:取虫后补虚。主治破伤风五脏虚弱,魂魄不安。

用法:水2大盏,煎作8合,分3次温服,如人行5里1服。仍避风寒,若觉未安,隔日更作1剂。

摘录:《医学纲目》卷五引《济生》

4白茯苓汤

处方:白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

主治:蛊胀、水肿。

用法:上(口父)咀。作1服,水1碗,煎至1半,不拘时候常服,从少至多服,或煎得澄,加生姜自然汁在内,和面或做粥饭,顿食。5–7日后,觉胀下,再加以白术散。

摘录:《保命集》卷下

5白茯苓汤

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赤芍药1两半、芎藭1两半、桂(去粗皮)1两、大腹皮(锉)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熟干地黄(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主治:产后气血虚,心膈烦满,身体壮热,恶露不行。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6白茯苓汤

处方:白茯芩(去黑皮)3分、牛黄(研)3分、犀角屑1分、甘草(炙)半两、人参半两、羚羊角屑半两、熟干地黄(焙)半两、白术半两、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主治:舌肿强。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7白茯苓粥

材料: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胡椒粉、盐、味精少许。

做法:粳米淘洗干净。粳米、茯苓粉放入锅 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再加味精、盐、胡椒粉,搅匀即成。

用法:每日2 次,早、晚餐服用。

功效:健脾胃,利水肿,可用于老年性浮肿。

8白茯苓散

异名:茯苓散(《普济方》卷三十三)。

组成:白茯苓、龙骨 甘草(炙,锉细)、干姜、桂心、续断、附子各30克、熟干地黄、桑螺蛸(微炒)各45克

用法:上为散。每服12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2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主治:小便不禁,日夜不止。

来源:《普济方》卷二一六。

9白茯苓散

组成:白茯苓1两、大枣10枚(去核)、麦门冬半两(去心)。

制法:上锉细。

用法:分为5服,每服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温频服。

主治:霍乱心烦渴。

来源: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二。

10丹皮白茯苓丸

组成:熟地240g、山萸肉、干山药各120g、丹皮、白茯苓、泽泻各90g。

制法:上药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9g,淡盐汤送下;亦可酌量为汤剂煎服。

功效:滋补肝肾。

主治:用于长期便血、溃脓、泄泻而致阴虚火旺,症见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11柴胡白茯苓粥

材料:柴胡9克、白茯苓15克、乌梅6克、白芍15克、荷叶30克、泽泻30克、粳米120克、白糖适量。

做法:

①先将前6味中药加水适量煎煮两次,取汁去渣;

②再加入粳米,并加水适量,熬煮成粥。再调入白糖即可。

功效:疏肝解郁、轻身减肥、淡渗利湿,治单纯性肥胖症

12清心莲子饮

组成:黄芩、麦门冬(去心)、地骨皮、车前子、炙甘草、柴胡各15克、石莲肉<去心)、白茯苓黄耆(蜜炙)、人参各23克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9克,用麦门冬10粒,水225毫升,煎取180毫升,去滓,水中沉冷,空腹时服。

功效:清心利湿,益气养阴。

主治:心火妄动,气阴两虚,湿热下注,遗精白浊,妇人带下赤白;肺肾亏虚,心火刑金,口舌干燥,渐成消渴,睡卧不安,四肢倦怠,病后气不收敛,阳浮于外,五心烦热。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13渗湿汤

组成:厚朴60克、丁香、甘草、附子各30克、砂仁、干姜、肉果(面裹煨透)、高良姜各24克

用法:上药锉碎。每服15克,加生姜3片,大枣3枚,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功效:温胃除湿。

主治:脾胃虚寒,四肢困倦,骨节酸疼,头晕鼻塞,恶风,多虚汗,痰饮不清,胸满气促,心腹胀闷,两胁刺痛,霍乱吐泻。

来源:《扁鹊心书》卷下。

14渗湿汤

组成:白术45克、苍术15克(炒)、厚朴、肉桂、丁香、干姜各30克、陈皮、细辛、白茯苓各30克、肉豆蔻15克、砂仁15克、附子24克(先炮,同姜炒令赤,去姜,切片)

用法:上药为粗末。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热服。

主治:妇人湿胜濡泄,经水反断者。

来源:《女科百问》卷上。

15钩藤散

组成:钩藤3分、白茯苓3分、黄芩3分、川升麻3分、白鲜皮3分、龙齿1两、玄参1两、石膏1两、寒水石2两。

制法: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加竹沥半合,搅令匀,重煎1-2沸,分温2服。

主治:小儿忽得惊痫,壮热口燥。

来源:《圣惠》卷八十五。

16核桃白茯苓粥

材料:核桃仁20克、粳米100克、味精0.5克、白茯苓粉15克、食盐3克、胡椒粉1克。

做法:

1、将粳米淘洗干净,和茯苓粉、核桃仁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灶上,先用武火烧开,再用文火煎熬到米烂。

2、放入味精、食盐、胡椒粉搅匀即成。

功效:健脾利湿、补脑益智。

主治:老年性浮肿、肥胖、小便不利、脑力衰退、腹泻。

17白茯苓莲子扁豆粥

材料:白茯苓10克、陈皮10克、甘草5克、莲子20克、扁豆30克、粳米30克。

做法:先将白茯苓和陈皮、甘草熬水,去渣后再加入泡发好的莲子、扁豆,和粳米一起熬粥,以莲子和扁豆软烂为度。可另加白糖调味。

功效:健脾益胃、行气利水。

提示:这款粥对平时食欲较差、消化不良、身体较瘦的宝贝有帮助。

18茯苓厚朴汤

处方:白茯苓(去皮)7钱半、半夏(汤煮透,滤,锉,焙干)7钱半、甘草3钱(炙)、厚朴5钱(去粗皮,锉碎,每1斤用生姜1斤,切薄片,烂杵拌匀,酿1宿,慢火炒干)。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7分,不拘时候温服。或加大枣1个,去核同煎。

主治:伤寒伤风夹痰,呕逆并吐泻后,喉涎牵响,饮食减少,脾胃气虚。伤乳食停痰,咳嗽,或吐白沫,气喘。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19茯苓厚朴汤

处方:茯苓3钱、厚朴1钱5分、白术2钱、半夏1钱、枳壳1钱、陈皮1钱、甘草1钱。

用法:水1钟,加生姜3片,大枣3个,煎8分,食远服。

主治:虚闭。浊阴之气上升,裹其痰饮,饮食不进,大便为气闭不通,小便清利。

摘录:《医钞类编》卷六

20术苓忍冬酒

处方:白术60g、白茯苓60g、甘菊花60g、忍冬叶40g、白酒1500ml

制法:

1、将白术、白茯苓捣成碎末,忍冬叶切细,然后将四味药装入纱布袋;

2、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醇酒浸泡,封口;

3、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后再添入凉开水1000ml,装瓶备用。

功效:补脾和胃,益智宁心,明耳目,祛风湿。

主治:脾虚湿盛,院腹痞,心悸、目昏,腰脚沉重,颇宜于中年人脾胃虚弱者。

用法:每次10–15ml,每日1–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土茯苓煲汤、土茯苓汤

三、白茯苓的使用禁忌

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白茯苓。

1、马蔺为之使。白茯苓恶白敛。白茯苓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本草经集注》

2、白茯苓忌米醋。《药性论》

3、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滑,皆不得服白茯苓。《本草经疏》

4、如小便利或数,服之则损人目。如汗多入服之,损元气。(张元素)

5、气虚下陷、水涸口干俱禁用白茯苓。《得配本草》

评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