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叶蹄盖蕨,中药名。为蹄盖蕨科植物东北蹄盖蕨Athyrium brevifrons Nakai.的根茎。夏、秋季采收,洗净,除去须根,晒干。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四川等地。下面分享短叶蹄盖蕨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短叶蹄盖蕨的使用方法与禁忌。
短叶蹄盖蕨形态特征
根状茎短,直立或斜升,先端和叶柄基部密被深褐色、披针形的大鳞片;叶簇生。能育叶长35-120厘米;叶柄长15-55厘米,基部直径2.5-4 (-6) 毫米,黑褐色,向上禾秆色或带淡紫红色,近光滑,略带浅褐色小鳞片;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0-65厘米,中部宽20-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截形,几不变狭,二回羽状;羽片约15-18对,基部1-2对对生,向上的互生,斜展,近无柄或有极短柄(长约2毫米),基部1-2对羽片不缩短或略缩短,长10-20厘米,中部羽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2-20厘米,宽约3-6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近对称,截形或下侧圆楔形,一回羽状;小羽片18-28对,基部的近对生,阔披针形,向上的互生,近平展,几无柄,披针形至镰刀状披针形,长1.5-3厘米,基部宽5-9毫米,渐尖头或尖头,并有短尖锯齿,基部近对称,上侧略凸起,下侧阔楔形,略与羽轴合生,并下延,两侧边缘羽裂达1/2-2/3;裂片10-15对,近三角形或长方形,斜向上,披针形,向上部变狭,边缘和先端均有长而尖的锯齿或短钝齿。叶脉上面不显,下面可见,在裂片上为羽状,侧脉2-4对,斜向上,单一。叶干后坚草质,褐绿色,两面无毛;叶轴和羽轴下面淡褐禾秆色或带淡紫红色,疏被浅褐色、卷缩的棘头状短腺毛。孢子囊群长圆形、弯钩形或马蹄形,生于基部上侧小脉,每裂片1枚,在基部较大裂片上往往有2-3对;囊群盖同形,浅褐色,膜质,边缘啮蚀状,宿存。孢子周壁表面无褶皱,有颗粒状纹饰。染色体数目n=40。
短叶蹄盖蕨的功效与作用
1、驱杀蛔虫;收敛止血。
2、短叶蹄盖蕨主治蛔虫病;外伤出血。
3、《中国药用孢子植物》:“驱虫,止血。用于外伤出血,驱蛔虫等。”
短叶蹄盖蕨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敷。
-
包月鲜花 每周一花 一月4束鲜花套餐
¥55.00 – ¥2,298.00 选择选项 本产品有多种变体。 可在产品页面上选择这些选项 -
小清新花束 青春与活力鲜花花艺
¥169.00 – ¥599.00 选择选项 本产品有多种变体。 可在产品页面上选择这些选项 -
特色花艺 干花花束 人民币花束 婚礼花艺
¥99.00 加入购物车 -
花束花篮 新款高档开业花篮 创意乔迁花篮
¥299.00 – ¥1,188.00 选择选项 本产品有多种变体。 可在产品页面上选择这些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