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纽花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羊角纽花的使用方法与禁忌

羊角纽花,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Strophanthus divaricatus (Lour.)Hook.et Arn.种子的丝状绒毛。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取种子上的丝状绒毛,晒干。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别名:羊角拗、羊角藕、羊角藤、羊角扭、羊角树、羊角果、菱角扭、沥口花。下面分享羊角纽花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羊角纽花的使用方法与禁忌。

羊角拗、羊角纽花、羊角藕、羊角藤

羊角拗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2米,全株无毛,上部枝条蔓延,小枝圆柱形,棕褐色或暗紫色,密被灰白色圆形的皮孔。叶薄纸质,椭圆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3-10厘米,宽1.5-5厘米,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全缘或有时略带微波状,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两面无毛;中脉在叶面扁平或凹陷,在叶背略凸起,侧脉通常每边6条,斜曲上升,叶缘前网结;叶柄短,长5毫米。聚伞花序顶生,通常着花3朵,无毛;总花梗长0.5-1.5厘米;花梗长0.5-1厘米;苞片和小苞片线状披针形,长5-10毫米;花黄色;花萼筒长5毫米,萼片披针形,长8-9毫米,基部宽2毫米,顶端长渐尖,绿色或黄绿色,内面基部有腺体;花冠漏斗状,花冠筒淡黄色,长1.2-1.5厘米,下部圆筒状,上部渐扩大呈钟状,内面被疏短柔毛,花冠裂片黄色外弯,基部卵状披针形,顶端延长成一长尾带状,长达10厘米,基部宽0.4-0.5厘米,裂片内面具由10枚舌状鳞片组成的副花冠,高出花冠喉部,白黄色,鳞片每2枚基部合生,生于花冠裂片之间,顶部截形或微凹,长3毫米,宽1毫米;雄蕊内藏,着生在冠檐基部,花丝延长至花冠筒上呈肋状凸起,被短柔毛,花药箭头形,基部具耳,药隔顶部渐尖成一尾状体,不伸出花冠喉部,各药相连,腹部粘于柱头上;子房半下位,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无毛,花柱圆柱状,柱头棍棒状,顶端浅裂,每心皮有胚珠多颗;无花盘。蓇葖广叉开,木质,椭圆状长圆形,顶端渐尖,基部膨大,长10-15厘米,直径2-3.5厘米,外果皮绿色,干时黑色,具纵条纹;种子纺锤形、扁平,长1.5-2厘米,宽3-5毫米,中部略宽,上部渐狭而延长成喙,喙长2厘米,轮生着白色绢质种毛;种毛具光泽,长2.5-3厘米。花期3-7月,果期6月-翌年2月。

羊角纽花的功效与作用
1、止血,散瘀。
2、羊角纽花主治刀伤出血,跌打肿痛。

羊角纽花的使用方法
1、《本草求原》:“止刀伤血。”
2、《岭南采药录》:“治刀伤极效,为末敷之,不半日合口。跌打外敷。”

羊角纽花用法用量
日常用法:外用,适量,外敷。

羊角纽花禁忌
羊角拗全株植物含毒,尤以种子,含有毒毛旋花子配基,其毒性能刺激心脏,误食致死。

评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