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蒂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箬蒂的使用方法与禁忌

箬蒂,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es (Munro) Keng f.的叶基部。箬竹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衢县、湖南零陵阳明山等地。下面分享箬蒂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箬蒂的使用方法与禁忌。

箬竹、箬蒂、篃竹

箬竹形态特征
箬竹:又名篃竹。植株呈灌木状。竿高0.5-2m,直径4-7.5mm;节间长约25cm,最长可达32cm,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扁,多为绿色,节较平坦,竿环较箨环略隆起,节下方有红棕色贴竿的毛环。箨鞘长于节间,上部宽松抱竿,无毛,下部紧密抱竿,密被紫褐色伏贴状疣基刺毛,具纵肋;箨耳无,箨舌厚膜质,截形,高1-2mm。背部有伏贴微毛;箨片大小多变化;窄披针形,竿下部者较窄,竿上部者稍宽,易落。小枝具2-4叶;叶鞘紧密抱竿,有纵助,背面无毛,或被微毛,无叶耳;叶舌高1-4mm,截形,叶片在成长植株上稍下弯,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0-46cm,宽4-10.8cm,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密被伏贴短柔毛;中脉两侧或仅一侧生有一条毡毛,次脉8-16对;小横脉明显,形成方格状,叶缘生有细锯齿。圆锥花序长10-14cm,花序主轴和分枝均密被棕色短柔毛;小穗绿色带紫,长2.3-2.5cm,几呈圆柱形,含5-6朵小花,小穗柄长5.5-5.8mm;小穗轴节间,被白色绒毛;颖有3片,纸质,脉上具微毛,第1颖长5-7mm,先端钝,有5脉,第2颖长7-10.5mm,具7脉,第3颖长10-19mm,具9脉;第1外稃长11-13mm,背部具微毛;有11-13脉,基盘长0.5-1mm,其上有白色髯毛,第1内稃长约为外稃的1/3,背部有2脊,春间生有白色微毛,先端有2齿和白色柔毛;花药黄色。笋期4-5月,花期6-7月。

箬蒂的功效与作用
1、降逆和胃,解毒。
2、箬蒂主治胃热呃逆,烧烫伤。
3、《本经逢原》:“煎汤治胃热呃逆,其性较柿蒂稍平,取灰以香油调涂烫火伤。”
4、箬竹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用于治疗吐血,通小便,利肺气,治喉痹,消痈肿等病症。箬竹可防治食道癌,胃癌,肝癌等。 箬竹叶、笋及产品,药用价值高,对癌症特有的恶液质具有防治功效。

箬蒂用法用量
日常用法:内服,煎汤,9~15g。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涂。

评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