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花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葛花的食用方法与禁忌

葛花为豆科植物野葛、苦葛藤的花。葛花别名:葛条花。葛花功效主治:伤酒烦热口渴、头痛头晕、脘腹胀满、呕逆吐酸、不思饮食、吐血、肠风下血。下面分享葛花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葛花的食用方法与禁忌。

中药葛花图片

一、葛花的作用与功效

1、葛花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战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 莲花青皮(去穰)三分,木香五分,橘皮(去白)、人参(去芦)、猪苓(去黑皮)、白茯苓各一钱五分,神曲(炒黄)、泽泻、干生姜、白术各二钱,白豆蔻仁、葛花、砂仁各五钱。为极细末,秤和匀,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脾胃论》葛花解酲汤)

2、用葛花解酒毒;以神曲、砂仁、白豆蔻等消宿食;茯苓、猪苓、泽泻等利小便,导湿热;人参、白术补中健脾;生姜、陈皮、青皮、木香等行郁气而除痞闷。《杏苑》

3、葛花,能解酒毒,葛花解酲汤用之,必兼人参。但无酒毒者不可服,服之损人天元,以大开肌肉,而发泄伤津也。《本经逢原》

4、此手足阳明药也。过饮无度,湿热之毒积于肠胃,葛花独入阳明,令湿热从肌肉而解,豆蔻、砂仁皆辛散解酒,故以为君,神曲解酒而化食,木香、干姜调气而温中,青皮、陈皮除痰而疏滞,二苓、泽泻能驱湿热从小便出,乃内外分消之剂,饮多则中气伤,故又加参、术以补其气也。《医方集解》

5、葛花治头晕,憎寒,壮热,解酒醒脾,酒痢,饮食不思,胸膈饱胀,发呃,呕吐酸痰,酒毒伤胃,吐血,呕血,消热。《滇南本草》

6、葛花清肺。《医林纂要》

7、葛花消酒。《别录》

8、曲糵之积,令人腹痛,盖中州受伤,气逆而湿郁也。豆蔻、砂仁推逆气有功,且兼辛散之力,葛花独入阳明,令湿热之毒从肌肉而解,故以三味为君,解上焦之酲也;茯苓、猪苓、泽泻令湿热之毒从小便而出,故以三味为臣,解下焦之酲也;参、术、木香、二皮、干姜,中气赖以调和,湿热捣其巢穴,解中焦之酲也。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冯氏锦囊·杂症》

9、葛花之寒,能解酒中之毒;茯苓、泽泻之淡,能利中酒之湿;砂仁、豆蔻、木香、青皮、陈皮之辛,能行酒食之滞;生姜所以开胃止呕,神曲所以消磨炙腻;而人参、白术之甘,所以益被伤之胃尔。《医方考》

10、葛花治肠风下血。《纲目》

11、葛花治饮酒积热,毒伤脾胃,呕血吐血,发热烦渴,小便赤少: 葛花一两,黄连一钱,滑石一两(水飞),粉草五钱。为细末,水合为丸,每服一钱,滚水下。(《滇南本草》葛花清热丸)

葛根粉葛花图片

二、葛花的食用方法

1葛花汤

组成:葛根面、小豆花、藿香叶、白豆蔻、益智仁、缩砂仁、香附子、车前子、葛花、葛蕊、白檀、木香、丁香、沉香、橙皮、陈皮、姜屑、官桂、白术、泽泻、茯苓、人参、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汤点服,酒调亦得;或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酒下之。

用法:服毕,但鼻准微汗,即解。

功效:上下分消酒湿。

主治:伤酒。

来源:《济阳纲目》卷十一。

2葛花解毒饮

组成:黄连(炒)、黑玄参、当归、龙胆草(炒)、茵陈、细甘草、葛花、熟地黄、茯苓、山栀仁、连翘、车前子各等分。

制法:上锉。

用法:白水2钟,煎至8分,去滓,食远服。

功效:清湿热,解酒毒,滋肾水,降心火,明目。

主治:睛黄视渺症。好酒,恣食热燥腥腻,湿热重,浊气熏蒸清阳之气,升入轮中,致风轮黄亮,如金之色,视亦昏渺。

来源:《审视瑶函》卷五。

3葛花解酲汤

组成:葛花5钱、白豆蔻5钱、砂仁5钱、木香5钱、神曲5钱、干葛2钱、陈皮2钱、白术2钱、青皮2钱、白茯苓2钱、泽泻2钱、猪苓1钱5分、人参1钱5分、甘草3钱。

加减:如泻者,加豆蔻(煨)2钱。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每服2钱,临卧沸汤调服。汗出立效,不损元气。

功效:散酒积毒。

主治:宿食酒伤,胸膈满闷,口吐酸水,恶食呕逆;及年远日久,酒疸面眼俱黄,不思饮食。

来源:《普济方》卷一七二引《德生堂方》。

葛花解酲汤

三、葛花的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用葛花。

评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