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全世界的植物起个中文名的工作摘要

以下内容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园工程师刘夙的演讲实录:
我们从几年前开始从事给世界植物选拟中文名的工作。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为什么在这几十万种植物已经有了拉丁名的情况下,还要给它们起中文名?我可以用2017年的一次亲身经历加以说明。

七叶一枝花


当时,上海某机构找到我,希望做一些热带雨林植物方面的科普,让我帮他们做相关设计以及文案工作。
说到热带雨林,我当然不陌生了,相信在座的各位也不会太陌生,可能大家都能说出来一些跟热带雨林有关的有趣现象,比如滴水叶尖、绞杀植物,再比如有些热带雨林植物具有非常鲜艳的叶子等等,这些都是热带雨林的特色。
但是,被大家说烂了的这些内容就能代表热带雨林的全部吗?当然不是。作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一种植被类型,热带雨林中的奇异现象比科普著作里所呈现出来的要丰富得多。
所以,当我接到这样一个任务的时候,我就想,我们能不能去挖掘一些关于热带雨林更有趣的东西,而且是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那些常见的我们也要介绍,但是我们也希望把更多更有趣的知识呈现给大家。
于是,我去书店和图书馆查阅了相关资料,查出来的结果令人震惊。
在上海市图书馆以及北京的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书目中,有很多跟热带雨林有关的图书,但是,严肃的、通俗的、全面的、比较科学的介绍热带雨林的图书,你知道我查到的最近出版的是什么时候吗?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是我们翻译的苏联的书,而苏联这本书又是翻译的美国的作品。
当然,在书店和图书馆里,我们确实还能够查到很多跟热带雨林有关的书,但它们大多数都是给儿童看的读物。当我们想要在中文世界里面找到全面介绍热带雨林的书时,你会发现真的太贫乏了,资料真是太少了。
你不得不去向英语世界、法语世界,甚至于德语世界去检索资料,然后再辛辛苦苦把这些资料翻译过来,这时才能够多多少少给我们讲中文的朋友们介绍一些有关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植被的不那么烂大街的知识。
所以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我们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所拥有的对世界的了解,我们中文世界里面有关世界的博物学的知识储备足够吗?够得上我们这个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吗?远远不够。
所以,作为一个主职从事科普创作与翻译以及科普网站建设的植物园的高级工程师,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把这些有趣的植物学知识从英文世界、法文世界介绍进来,让中国的读者不需要跨越语言障碍就能了解这些有趣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即使把这些知识翻译过来,这些植物却没有(中文)名字。
热带雨林不那么“烂大街”的现象
做了以上种种铺垫,我们来看看在热带雨林里,除了滴水叶尖、绞杀植物以及老茎生花之外,还有什么现象。
首先你会看到这样一个神奇的现象:这些高大乔木会非常默契地在树冠之间留出缝隙,各自在生存空间中占据一方天地,非常彬彬有礼,这在生态学上叫作“羞避现象”,它是热带雨林中非常常见的现象。
Dryobalanops aromatica
冰片香
这种能够呈现树冠羞避现象的植物的学名叫做:Dryobalanops aromatica,它的中文名字其实已经有了,叫“冰片香”。
为什么叫这个很奇怪的名字呢?因为你割开它的树皮,它会分泌树脂,凝结之后叫做冰片,是一种名贵的中药,现在很多名贵的中成药里都有这种成分。
下面这种植物可就没有中文名了,它的学名叫做:Cordia nodosa,所有的拉丁名都是有的。
它的神奇之处在哪里呢?你能够看到它的茎上有一个膨大的部位,里面是空的,蚂蚁可以钻到里面,干什么呢?起到保护植物的作用。
Cordia nodosa
蚁蛇檀
假如有害虫飞来落到植物的茎叶上,想要啃食它的嫩芽,蚂蚁就会从里面钻出来,狠狠地撕咬害虫,害虫受不了后只能逃跑。
蚂蚁由此跟植物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这在热带雨林中极为常见,很多植物都有这样的适蚁习性。但问题就在于这种植物没有中文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想要毫无门槛地把这些有趣的植物知识介绍给中国读者,不可避免地要给它起个中文名字。
我们不可能直接把它的拉丁学名搬上来,这样你会觉得非常的陌生,非常不习惯。所以,我给它起名叫“蚁蛇檀”,其中的“蚁”字,表明它是一种适蚁植物,也就是跟蚂蚁共生的植物。
Tachigali versicolor
吞金树
上面这个是美洲的热带雨林里的另外一种高大乔木,它有伸出去的高大的板根,这也是热带雨林植物的一个特色。
但是它最奇怪的地方在于,虽然它用了几十年的时间长得如此高大,但在此期间它从不开花,一旦开花之后,它就死了。这在生态学上叫作“多年生一次结实现象”。
其实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知道很多竹子也有这样的特性,所以当竹子开花的时候,我们还要担心大熊猫可能会没有足够的食粮。
但是在热带雨林里面长得这么高大的乔木居然也有这种一次性开花现象,这就不禁令人啧啧称奇了。为什么这样高大的乔木也会演化出这种习性呢?这是生态学上还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它当然也有拉丁名,叫Tachigali versicolor。但是你也不能够把这个东西直接写到你的书里,这样对中国读者太不友好了。所以,没有办法,我们只能也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吞金树”。
它在国外还有一个俗称,叫“自杀树”,一旦开花,就等于自杀。但直接把这个名字作为正式的中文名不够含蓄,所以我们换了古文里表示自杀的词,叫做“吞金”。
它同时还有一个双关的含义——这个植物开出的花是黄色的,当她开出金黄色的花之后,它就吞金自杀了,结束了这多年生生长,一次开花结实的习性。
给植物起名字的原因
所以,今天你再问为什么要给这些植物起中文名,最佳答案就是:这样做便于我们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播,我们用这个名字可以作为一把钥匙,更好地把有趣的、生态的、博物的知识传达给大众,完成科学传播的职能。
实际上,刚才介绍的热带雨林植物在地球上也只占赤道地区的那一小部分。在热带地区,除了热带雨林,还有热带荒漠、热带稀树草原;出了热带到达温带,有盛产球根花卉的地中海气候,有中国东部独特的亚热带常绿森林;到了再冷一些的地方,有温带荒漠,有北极苔原,还有跟苔原相邻的泰加林……
每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里都有独特的动物和植物,都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演化故事。要把这些有趣的故事,特别是发生在境外的故事介绍给中国的观众,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给这些生灵起一个名字,而且最好是比较好听的、能传下去的名字。这就是我们这几年来一直在做的工作。
总结一下,植物的名字是一切研究和传播的基础。学界利用学名进行知识交流,当我们面向公众的时候,我们需要各种语言,利用各自的俗名系统进行知识的传播。
如何给起一个好的名字?
这几年,我们首先要根据最新的研究,建立世界维管植物的分类新系统。因为只有了解植物的最新分类关系,才能知道该给它起什么名字。
当构建了新的分类系统之后,就可以从高到低,按照科—属—种的顺序,为世界的植物选拟中文名。
所谓选,就是从已有的名字中选取;拟,就是在没有合适的中文名称的情况下,为该植物拟定新的名字。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科的拟名,属的拟名工作正在进行,种的拟名也已开展。这就是我们目前的进展。
接下来先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是怎样建立一个最新的分类系统的。这里只是用一个简单的动画大概示意一下。
建立分类系统示意动画
建立分类系统的时候,首先摆在面前的是几百年来已经发表的许多植物的学名。在了解这些名字所代表的究竟是何种植物之后,需要进一步看当今的分子生物学家从植物中提取DNA之后,为它们建立起怎样的演化关系。
当你找到介绍植物演化关系的论文之后,就能根据系统演化的树状结构对原本散乱的植物名字进行重组,并最终建立起一个新的系统。
在这一过程当中,也许你还要建立新属,并给这些属拟定中文名称。图中白色的是已有名字,黄色的是新拟定的。
当然,在植物已有的名称中,有些可能不太合适,比如说阴荃属,看上去莫名其妙,令人不知所云。因此,我们会在已有的名字中选择一个更合适的,比如说黑皮楠属,看上去更像一个植物的名称。
所以,对于这个系统树所反映的山茱萸科来说,这个就是我们最终确定的分类系统以及每个属的名字。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进一步为属下面的种进行拟名。
给七大洲的植物起名
这么多年来,我们已经给几万种植物拟定了名称,其中有些成果已经在出版物上发表。下面给大家展示的就是我从2018年的拟名实践中选出来的一些很有意思的名字或者是植物。
前面已经介绍过,这项工作并不都是新拟名,也有不少植物已经有了名字。
像在木材界和化妆品界,会以很多中国没有的植物为原料,尤其是化妆品领域,国外的芳香植物和油料植物皆涵盖在内,并且其中的一些植物已经有了名字。
为此,我专门对照化妆品配料表查看,结果发现还真有一些外来植物已经被拟好了名字。
比如,图中这种植物产自非洲。它有一个亲戚,叶子非常香,从中提取出的芳香油是某些化妆品的原料,化妆品界称这种植物为“香柔花”。因而,我们在给“香柔花”的亲戚起名时,加一个修饰语,变成“乌桑巴拉香柔花”,代表该植物产自非洲坦桑尼亚的乌桑巴拉山区。所以,我们工作时首先看是否有现成的名字,没有再拟定。
Aeollanthus holstii
乌桑巴拉香柔花
下面这种来自美国的植物,没有现成的名字。它出现在我翻译的一本书——《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中。该植物生长在荒漠地区,不仅香味浓郁,而且单独一棵就可以反复克隆出一大片来,其植株年龄甚至可能超过2000岁。
这意味着,你在荒漠中看到的这群植物,它最初出现的时候甚至可以追溯到我国西汉时期。根据它的英文名字,我将这种植物命名为“脂香木”,表明该植物可以分泌出具有独特香味的树脂。这是北美洲的一种植物。
Larrea tridentata
脂香木
现在我们来到西亚地区的里海沿岸,这里是位于伊朗北部的厄尔布尔士山,当地有很多种鸢尾。我们印象中的鸢尾是一种喜欢湿润,甚至直接生长在水中的植物。
实际上,作为一个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大属,鸢尾属里有很多喜欢生活在干燥的草原甚至荒漠环境下的物种,图中所示的鸢尾即为其中一种。
Iris acutiloba subsp. lineolata
线纹帝鸢尾
这种植物也出现在我正在翻译的一本介绍丝绸之路沿线野花的书中,书名叫作《盛放在丝绸之路》,我为其拟名“线纹帝鸢尾”。
因为它的花被片上有很多线条,并且属于鸢尾属中非常奇特的帝鸢尾类,这其实也是园艺界已经有的名字。所以最终在前人基础上,起了这样一个新名字。这是西亚的植物。
图片所示的植物来自新西兰。依照分类学,它跟中国的青冈类的树种非常近缘,我们很自然地称其为某某青冈。在这个名称前面,还应该加一个修饰语进行区分。
选什么字合适呢?因为该植物特产于新西兰,能否叫它新西兰青冈呢?这样命名并不是不好,只是名字太长了。
Fuscospora fusca
云青冈
后来我想到,其实最早到达新西兰的不是西方人,而是毛利人,是南岛人,是波利尼西亚人,他们并不会用新西兰这个词来称呼自己居住的这片土地,而是叫它Aoteoroa。
尽管关于这个名字的意思还有争论,不过比较常见的说法是指代“长白云之国”,意思是他们居住的国度有长长的白云。
这给了我灵感,如果觉得“新西兰青冈”这个名字太长,是不是可以从“长白云”中挑出“云”字来给植物命名?最终,我将植物命名为“云青冈”。
事实上,这个名字还有双关效果,因为“云青冈”恰好生长在新西兰南北岛的高海拔山地林中,这里受海风熏陶,终年云雾缭绕,所以,“云”字同时能够表明该植物的生境。
我自己觉得这个名字还不错,不仅简短,而且提示了植物的生境,同时也多少反映出了它的文化背景。
很遗憾,刚才给大家展示的植物照片都不是我自己拍的,而且这些地方我也没去过,是从网上下载的公版照片,它们很多来自维基百科, 也有些来自Flickr这样的图像网站。
但是我确实也去过一些地方,2018年我刚从英国回来,英国最大的植物园——邱园里就种植了很多世界各地的有趣植物。
比如,这个花看上去很美丽,但你绝对想不到它居然是一种水仙。我们通常认为,水仙花里面含有一个杯子状的结构,即复冠。但是这种产自地中海沿岸的水仙很另类,它没有复冠,所以最后将其命名为“无冕水仙”。
Narcissus cavanillesii
无冕水仙
在中文里,“冠”“冕”意思接近,如果将这种植物称为“无冠水仙”,从植物学角度看,是有问题的。
因为植物学上的冠通常特指花冠,但是这种水仙是有花冠(花被片)的,所以我们换成了“冠”的同义字“冕”。“无冕”这个词刚好也是汉语中的现成词汇。
我们离开欧洲,前往下一站——非洲。我自己去的地方不算多,但跟我一起进行世界植物拟名工作的刘冰,是我的好朋友,也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他去过的地方可就多了,而且是业界公认的野外大师,非洲就去过好几次。
这是刘冰在肯尼亚沿岸一个半岛上拍摄的一种植物,该植物正好出现在我翻译的另一本书《醉酒的植物学家》里面。
Sclerocarya birrea
象李
当地传说,这种植物的果实在成熟之后掉落在地面上会发酵,大象吃了发酵后的果实也要醉倒。
在翻译图书的时候,我根据这个传说给植物拟名叫“象李”,因为它的果实有点像李子,并且据说它有能够让大象醉倒的习性,虽然只是传说,实际上并不太可能。
以前,我从未见过象李的真身,而当刘冰去了非洲之后,我才终于有机会看到曾出现在我笔下的这种植物的真身,还是很激动的。
去完非洲,刘冰在2018年又去了厄瓜多尔。那也是一个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国家,在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旁边的山上就有很多南美洲特有的植物。比如这种植物的花,非常独特,花朵颜色鲜红,外形像勺子。
Sarcopera anomala
蜜斗花
在刘冰动身去厄瓜多尔之前,团队中一位叫冯真豪的队友已经根据这种花独特的形状为其起名“蜜斗花”,因为它看起来确实像舀水的斗,并且花中有很丰富的花蜜。
如果大家对这类花有一定经验的话,就会知道,鲜艳的红色、大量的花蜜、长管型的花冠,都是适用于蜂鸟传粉。蜂鸟是南美洲极为独特的鸟类,当地很多植物都是由蜂鸟传粉的。
我问过冯真豪,当你看到自己拟名的植物的真身出现在面前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有一种激动之情呢?他说:“是的。”
同样是在南美洲,下面这个也是我在2018年拟定的自己觉得挺有趣的一个名字,叫作“彼岸藤”。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因为这种植物有一个非常神奇的特性:一年开两次花,春天一次,秋天一次。
该植物学名中的第二个词aequinoctialis,其实就是春分和秋分的意思。这说明,当时给植物命名的人已经注意到了它的这个特点。
Cydista aequinoctialis
彼岸藤
对于这种藤本植物,我们可以给它起多种名字,比如春秋藤等等。但是,我发现大家好像对“彼岸花”这个名字很感兴趣。
为什么会有一种植物叫“彼岸花”呢?因为“彼岸花”在秋分前后开放,日本人管春分或秋分前后的7日叫彼岸,所以这种植物得名“彼岸花”。
人们很喜欢“彼岸花”这个名字所透露出的神秘感,我们因此借用春分和秋分在日语的别名,把植物命名为“彼岸藤”。这个名字是不是也会让具有栽培潜力的“彼岸藤”焕发出神奇的魅力呢?
到这里,我已经给大家介绍了七大洲的植物。
实际上,南极洲也有独特的植物。图中这种叫作“南极漆姑”,它也是南极所特有的两种被子植物之一。另外一种叫“南极发草”,这个名字也是我拟定的。
我不知道自己这一生是否有机会去南极看看这两种植物,但至少我能够通过这个名字给大家传递出南极也有丰富的植物多样性这样一个信息。
Colobanthus quitensis
南极漆姑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项工作本质上并不在于要给植物起一个名字,然后到处炫耀说,这个名字是我们起的。
我们希望把植物的名字作为一把钥匙,开启大家了解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大门。
特别是在生物多样性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当下,你了解得越多,也许越能够生发出更多保护环境的想法。让我们一起为保护地球,保护环境而努力。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有的资料都是公开的,大家可以在我们建立的“多识植物百科”网站上查到。
在此,感谢所有为我们提供资料的朋友,感谢所有网上提供公版照片的朋友,感谢所有参与拟名工作的朋友。
以上就是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谢谢!

评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